概述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日益重视以及国家安监局对全国煤矿建立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入井人员的管理系统的日常出入井人员管理、考勤管理、定位搜救越来越重要。KJ1105矿井人员管理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专门开发的。系统基于GIS平台采用先进的远距离超宽带(UWB)通讯识别定位技术,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系统软件、井口大屏幕LED检卡显示系统、环网交换机、人员定位分站、人员标识卡、信息化矿灯、手持检卡器、避雷器和传输平台等组成等组成。可实现对矿井入井人员的实时监测、跟踪定位、轨迹回放、爆破闭锁、考勤统计、报表查询等功能。
系统功能
1.井下人员安全管理功能
(1)动态图显示:
支持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矢量图、位图等多种图形显示方式,根据图形化的信息可以很直观的显示井下巷道分布,设备安装及运行状态、当前各区域人员分布,下井人员的滞留信息等。当有人员滞留超过设定时间或设备运行异常时,动态图采用不同的图标信息模拟显示,并发出声光报警,同时信息栏给出语音和文字双重提示,另可设定多级短信报警,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报送各级部门。
(2)井下人员分布(明细)
监测当前地面、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区域分布情况;监测入井人员在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通过表格的形式分列出当前井下分站的安装运行等相关信息,并对井下各分站人员、异常信息进行统计显示。
(3)历史活动轨迹
根据输入的标识卡号或人员姓名,可查询该员工当天或一定时间段内的下井轨迹详细信息,同时实现轨迹图回放,直观的再现了该员工当天的下井情况;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直接打印查询信息或转换成EXCEL数据以做它用。
(4)实时定位跟踪
可查询当前在某一选定区域的人员信息(包括姓名、部门、工号、职务、工种等),及任一时刻某一特定人员数量;可以对任意指定编号或者姓名的员工进行实时跟踪(可同时对多人进行跟踪);可对每个被监测人员设定时间闸,当下井人员下井时间超过其设定的下井时间值,监测系统主机应有报警提示;可以对特定人员当前井下位置进行迅速定位查询,指定人员一旦在井下移动了位置,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自动报告;可以帮助调度人员实时跟踪、监督特殊工种人员当前的作业状况,核查相关领导是否进行了跟班作业;事故抢险过程中,地面指挥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抢险人员与被困人员当前所在位置,为事故的抢险赢得宝贵时间。
2.考勤管理功能
能够实时对煤矿人员入井时间、升井时间进行统计;能实时对各单位人员下井班数、班次、迟到、早退等情况进行监测和分类统计;能实时对井下各监测区域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能自动汇总、存储、自动生成报表和打印以上各信息。数据支持实时查询,随时可查询单独人员、班组、井、矿领导或公司领导下井情况。数据存贮时间至少两年,系统可提供两年数据的汇总统计功能。考勤管理可按班组、井、矿、公司分级汇总统计、查询、打印。
提供包含月考勤统计、月班次统计、日考勤查询、下井人数查询、个人月考勤查询、工作面人员查询、当前井下人员查询、定时定点人员查询、报警数据查询、当前超时人员查询等功能。
3.人事管理
结合矿上人力资源信息库,提供对员工基本档案信息的管理:
◆新增员工档案: 录入员工的姓名、卡号、部门、工种、生日等基本档案信息;
◆员工档案管理:管理员工的基本档案信息,可对信息进行编辑、删除等;
◆员工档案查询:可按姓名、卡号、生日、部门、工种等信息查询员工档案信息;
◆员工档案浏览:可浏览员工卡号、职称、籍贯、照片等信息;
◆标识卡管理:提供标识卡遗失或损坏后的补卡功能。
4.报警管理
本系统提供多种报警条件设置,可以按部门、工种、级别或个人信息查询并设置超时报警、未足班报警、违章进入报警等报警信息;
本系统具备井下工作超时滞留、进入危险区域或重点防护区域及矿井、采区、工作面超定员、矿井发生事故等情况时警示和自动报警;井下人员遇到紧急情况能主动发出报警信息;
本系统具有自诊功能。当系统本身发生故障时具有报警提示功能,能够实现对基站设备和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报警,能输出和打印系统设备状态信息报表。
5.工资管理
包括工资发放管理、套账管理、工资分组管理、工资单管理等。
6.用户管理
提供对登录本系统的用户管理,包含新建、查询、修改、删除用户等。
7.系统组网
系统具有组网扩展功能,能够实现与矿区管理网互联互通,以实现信息的分级上报或远程查询和管理;能提供标准工业以太网接口RJ45,系统能积极配合煤矿的综合自动化平台工作,从技术上服从于该平台的要求。以便于与其它应用系统交换数据。
8.双机切换备份
系统主机具有双机切换功能,切换时间小于1分钟。系统主机具有双机热备份(工作主机工作时,备用主机接受并存储监控信息,但不对系统控制;工作主机工作时,备用主机实时监测工作主机工作状态,当监测到工作主机异常时,自动转入工作状态,并使原工作主机转入备用状态)。本系统满足将数据直接上传至综合自动化平台数据存储服务器的要求。